2021年1月24日 晚上20:00,“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季[新乡学院站]火热进行中,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任晟姝博士进行了题为《求同存异,协同生长》的主题讲座。
讲座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新乡学院共同主办, 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任晟姝博士针对网友提问,整合线上、线下意见,做了以“共同生长”为专题的讨论。任博士主要从两个问题出发进行阐释和讨论。首先,是“声音语言艺术在节目形态上是否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和更广泛的传播渠道”,针对这一问题,创作者需要先明确“声音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而是要依托于情感与温度的表达”,即使是新闻播报,也在表达立场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主观性,声音语言的首度创作、二度创作又都仰仗于播音基本功,例如《声临其境》这类节目,只要基本功扎实,许多非播音岗位的艺术家同样能够赋予声音新的情感表现力,因此,我们要重点思考的是不仅是机器播音的技术革新,而更要注重如何用声音去完成不同的创作,这方面,人的专业素养、文化底蕴和专注精神是起决定作用的。接着,是“直播带货等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发展,对于我们艺术类专业建设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一广受师生关心的问题,需要承认,有很多现在一线的直播主持人是非科班出身,甚至讲话不讲究字正腔圆,但同时又不拘一格,在灵活度上非常自由。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酌情调整培养模式,尝试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信心,因为在未来“市场规范化”的趋势下,主播等新媒体岗位对于专业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基本功扎实、心怀利器者自然更有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