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目前河南省高校中唯一具有采、编、播、评全流程音、视频制作的省内一流实验室,2018年基本成型,目前占地1500余平方米,总投入约2000余万元。涵盖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融合媒体特征,建成了符合媒体融合生产流程的全媒体联动制播系统。主要服务于黄河流域文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和人才培养,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乡先进群体、乡村振兴、红色根脉、牧野文化等多种主题,开展“乡村里的中国梦”“二十四节气”“红旗渠精神”“黄河文化”等系列纪录片的创作,把创作扎根到群众中,把作品书写在大地上。
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于2018年获批省级优秀教学组织,2019年获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一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获得河南省新文科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获得新乡市重点实验室,新乡市众创空间,2023年获得新乡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新新传媒背景】
新闻传播学院依托现代传媒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新新传媒”实训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双向互进”,聚焦行业关键共性问题,模拟行业企业部门结构,与新乡电视台、新乡日报合作了“新印象”“美食美刻”等栏目,学生为主体,真题真做,真正打通实践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器材室】
器材室包含了SONY F55,FS7等4K电影级、高清摄像机、单反相机100余台,价值800余万元,为了提升技术,还配备了航拍、运动摄影、稳定器、飞行箱、无线传输系统等设备,全体学生的课程及实践作业均可免费使用, 对教学于实践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审片室】
审片室培养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影视表演课程、项目展示实践课程、毕业设计展、各种艺术类社团活动,对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景演播室】
全景演播室,完全仿照中央电视台的录播流程建设。演播室充分发挥师生的创作性思维,共分三个功能区:双人座播,单人坐播和访谈区。新新传媒新闻栏目“第一时间”、访谈节目“新新话题”与演播室直播课程均在这里进行录制。可以第一视角观赏到整个录制流程也可以熟悉直播的整个流程与相关的工作。
【两个机房】
非线编学生实验室,高清剪辑的设备,能同时容纳100名学生开展实验实训,在课堂上学到的技术可以在这里得到训练和强化。
【全媒体互动演播室】
全媒体互动演播室,与全景演播室的区别在于:一是全媒体。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信息能够进入;二是互动,主持人和大屏的互动,新闻制作者和新闻消费者的互动;三是虚拟技术的运用,如绿箱技术和在线包装技术。演播室导播课程、摄影摄像课程、优质课程录制等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VID 4K非编实验室】
AVID 4K非编实验室,现有10套先进的非线性编辑工具,主要用于超高清语言文字音视频后期制作。同学们的精彩语言类传播节目就是在这里得到升华后,发表在喜马拉雅,懒人听书、抖音等热门平台播放,我们力求于用最规范化的传播途径把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呈现给广大老师和同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极大欢迎,形成了校园里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有声语言创作室】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有声语言创作室成为了我校师生最佳的教学实践实训场地,三个独立的房间,隔音收音效果好,实验室配备专业调音台,立体声环绕音箱和全指向性电容话筒,都帮助师生高效且准确规范的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话筒奖获得者新乡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张涛和新乡日报社编委、河南十佳记者董文胜工作室,由他们专业指导,在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实践创作、毕业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传播学院主打语言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植根乡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教会学生守正创新,师生在滑县道口的调研、采风和记录传播活动,特别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我院任名誉院长金州教授担任艺术指导。深入群众的内心世界,不仅记录和传承了优秀的文化遗产,记录了我们河南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对中原文化的热爱。带领学生三下红旗渠进行红旗渠精神阐释系列片创作,不仅是一个锻炼学生创作能力的绝佳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深入了解和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宝贵经历。每年和佳能公司、大疆公司合作举行进行佳能EOS青年影像学院活动,邀请国内专家与大疆公司人员进行展示,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行业前沿的技术和产品,通过与国内专家和大疆公司人员的交流互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学习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与记录方式也使得我们河南文化更加感染力和传播力,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