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学校首页|学院首页|学院概况|教学科研|党建工作|团总支|招生就业|现代传媒教学实验中心|交流合作|资料室
 现状及愿景 
 组织架构 
 现任领导 
 师资力量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概况>>正文
学院概况
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2023-03-10 16:53   审核人:

新闻传播学院建院于2008年,是一个突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

一、学院简介

学院现设有三个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在校生千余人。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2013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教研室2017年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现代传媒实验中心2018年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研组织,2021年获河南省新文科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获批新乡市重点实验室、新乡市众创空间。

二、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13人,青年教师占比60%以上,主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是一所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学院。学院坚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搭建三级人才梯队,形成了以教授、讲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团队、以博士、硕士为主导的科研发展团队和以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指导团队。梯队层次清晰,年龄结构合理,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拥有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主持河南省《纪录片创作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项,获得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青年教师段筱、庄鹏分别获得河南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和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近5年,教师获批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0余项。

学院采取软引进方式聘请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任金洲教授为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高钢等多位知名专家为特聘教授,指导学科专业发展。

三、学科建设

学院坚持高水平科研发展,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黄河流域生态文化传播、媒介策划与运营、融合新闻传播等学科发展方向,组建了由任金洲教授为带头人的“传播创新与乡村振兴”科研团队,利用“新新传媒”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80余篇。2019年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学校首批硕士授权单位建设点。

学院高度重视学术交流。2012年召开了“全国新闻学高峰论坛暨学术成果评选活动”,以此为契机参与到国家级新闻媒体传播活动中。此后,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学,包括《舌尖上的中国》(一)执行导演任长箴,《俺爹俺娘》《乡村里的中国》总导演焦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雷跃捷、肖弦奕等,举办学术讲座30余场。

四、实践实训

学院坚持发挥实践平台作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现代传媒教学实验中心,占地1500余平方米,总投入约2000余万元,已建成“语音实验室”“全景演播室“虚拟演播室”“4K媒体编辑制作实验室”“审片室”等9个大型实验室,配备了广播级摄像机、电影级摄像机、AVID4K非编系统、新传云等先进软硬件设施,覆盖全媒体生产流程,体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融合媒体特征。

学院依托中心成立有“新新传媒”实践平台,紧扣行业生产流程关键环节,“课程、平台、成果”三要素有机整合,打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校企双向互进”和产业学院建设,现具有河南电视台、新乡广播电视台、新乡日报社等省内外实习基地10余个,融媒文化产业学院1个,新乡市社科普及基地1个。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四力要求,学院提出“行走、记录、融入、传播”四个实践标准—依托黄河流域牧野文化与太行山红色资源,建立校外纪录片创作基地10余个,每年定期开展田野创作。老师带领学生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乡先进群体、乡村振兴、红色根脉、牧野文化等多种主题,开展“乡村里的中国梦”“二十四节气”“红旗渠精神”“黄河文化”等系列纪录片的创制,把创作扎根到群众中,把作品书写在大地上。

五、学生发展

学院注重人才专业发展,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深造,考研率连年攀升,多位优秀毕业生被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英国谢斯菲尔德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及国内外大学录取。学生在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竞赛中成绩优异,产出作品得到广泛认可,近三年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20余项,获得各级创新创业奖项八项。在各类媒体平台发表新闻作品千余件,成果丰硕。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2021年广播电视编导学生获得《黄河文化纪实影像创作与传播》立项,2022年新闻学专业学生获得《纪实影像对中华优秀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弘扬》立项。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分层分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就业人数及就业率稳定增长。已为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新乡电视台、爱奇艺、抖音等多主流媒体、传媒机构输送优秀人才近万人。

六、专业介绍

学院共有三个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闻学、网络新媒体,其中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属于大类招生,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依据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任一专业继续学习。


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广播电视编导(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于2009年开始招生,2013年获批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2年6月发布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上榜的500多所高校中位列全国第39名(专业排名B+)。

主要课程:拉片、视听语言、编导基础、世界电影史、灯光与照明、影视后期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传媒行业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短片创作、网络节目策划与制作、媒体经营管理等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传播、企业形象策划与宣传、广告策划、影视制作、大型活动运营与策划等工作;在网络与新媒体行业从事内容制作工作。


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新闻学(本科)

新闻学专业2013年进行本科招生,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共同属于大类招生。

主要课程:全媒体新闻编辑、摄影与摄像基础、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运营、深度报道等。

就业方向:注重培养掌握新闻采、写、编、评、播的基本技能,具有新闻生产、融媒体策划与传播、视听新闻策划与制作及新媒体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能够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可在新闻媒体、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及各类传媒机构从事新闻生产、传播、内容产品策划与制作、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本科专业(学制4年)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网络新媒体是我院2020年新招生专业,属于大类招生。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上,位列河南省第8名。

主要课程:新媒体运营、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摄影与摄像基础、新媒体文案写作、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产品设计、数字营销传播。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新媒体内容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公关公司、调查咨询公司等机构从事新媒体内容生产、运营和管理岗位工作。



关闭窗口
访问人数: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教学科研 | 党建工作 | 团总支 | 招生就业 | 现代传媒教学实验中心 | 交流合作 | 资料室 

版权所有: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
电话:0373-3683503      邮编:453003